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機構沿革
1950年12月15日,為有效保存和整理歷史文物,根據中央文化部文物局的指示,川西人民行政公署(以下簡稱“川西行署”)核準成立川西文物保管委員會,主任委員為謝無量,委員為李劼人、蒙文通、向楚、芶敬宇、徐中舒、聞(在)宥、馮漢驥、陳翔鶴。該會當時的主要任務是在川西行署文教廳領導下開展文物保護、調查、研究、征集等工作。
1951年2月5日,《地方文物管理委員會暫行組織通則》發布,明確提出:“為了更好地保護、管理各地方的古建筑、古文化遺址、革命遺跡,并為征集用在各地的珍貴文物、圖書、革命遺物的便利,各省、市得設立‘文物管理委員會’。”
1951年7月,川西行署撤銷川西文物保管委員會,成立川西區文物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為張秀熟(時任川西行署文教廳廳長),副主任委員為邱翥雙、謝無量、王纘緒,委員為毛定原、向楚、吉喆、余述生、李維嘉、李劼人、芶敬宇、徐中舒、陳翔鶴、張怡孫、楊嘯谷、蒙文通、聞(在)宥、韓文畦。
------ 初創【1953~1957】 ------
? 1953年5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化事業管理局根據中央文化部、西南行政委員會文化局指示,正式成立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省文管會”),核定編制30人。時任四川省教育廳廳長張秀熟兼任省文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為彭長登、徐中舒、蒙文通、馮漢驥。辦公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純化街75號。省文管會初創成員名單:鄭建勛(秘書)、陶鳴寬、李復華、支沅洪、傅漢良、李勵、潘中玲、洪劍民、江學禮、曹丹、王迪若、劉貞廉、田宜超、林坤雪、江甸潮、匡遠瀅、陳歷清、吳覺非、曹祚沅、謝柯安、凌尚志、龐有林、陳建中、袁明森。省文管會成立之初即赴四川各縣市進行文物古跡調查,完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四川首次大規模、有計劃、專業化的文物調查。
? 1954年9月,張圣奘任省文管會(辦公室)負責人。省文管會(辦公室)分為田野組和調查組,在繼續進行文物普遍調查的同時,開展重點保護工作,宣傳國家文物保護政策,配合基本建設工程進行文物清理及展覽策劃,并幫助、指導剛剛成立的四川各縣市文物保管所培訓工作人員、編訂文物清冊。
? 1954年,西南大區撤銷。1955年,西南博物院移交重慶市文化局,并更名為重慶市博物館,馮漢驥重新擔任四川省博物館(以下簡稱“省博”)館長兼四川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西南博物院一部分史學、文博領域的精英和骨干(王家祐、沈仲常、楊有潤、于豪亮等)調入省博及省文管會(辦公室),四川文博系統專業力量得到極大充實。
? 1956年,省文管會(辦公室)以成立以來歷次文物調查成果為基礎,完成四川省第一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同年底,省文管會(辦公室)田野組交由省博領導,并更名為“文物工作隊”,負責考古工作。省文管會(辦公室)調查組繼續進行地面文物調查保護工作。
------ 合署【1958~1980】 ------
? 1958年,為精簡機構、緊縮開支,省文管會(辦公室)與省博合署辦公。對外兩個牌子、兩個印鑒,對內一套人馬進行工作。
? 1968年7月,四川省革命委員會批準省博成立革命委員會和頒發印章時,未明確省文管會(辦公室)是否需要保留,致使省文管會(辦公室)的牌子與印鑒未再行使用。
? 1974年7月,在省博內部設立省文管會(辦公室),省文管會(辦公室)印章重新啟用,省文管會(辦公室)職能得到部分恢復。
? 1977年,徐中舒任省博館長。
------ 恢復【1981~1990】 ------
? 1981年3月10日,經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批準,省文管會正式恢復,主任委員為張秀熟,副主任委員為吳漢家、徐仲舒。1982年,為進一步加強對我省文物工作的領導,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加強對文物的保護管理,防止對文物的破壞,密切有關部門之間的協作配合,有關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兼任省文管會委員,名單如下:馬識途、尤超、鄧少琴、鄧學安、馮天爵、馮興玉、馮秉昭、孫自強、葉兆麒、龍經緯、李彪、李樹根、朱秉璋、許琦之、張文沛、張光倫、張惠明、陳正交、蘇成紀、何惠林、屈義驊、羅永光、金鎧、周永彤、趙欲樵、賀惠君、段可情、高文、高撲實、徐南洲、聶秀香、郭景璞、黃惠周、彭長登、焦成斌、謝雁翔,朱秉璋任省文管會(辦公室)負責人。省文管會(辦公室)為省文化廳直屬事業單位,與省博分開辦公,單獨建制,主要負責全省文物的調查、發掘、保護、研究和宣傳等工作。
? 1983年11月,朱秉璋、趙殿增任省文管會(辦公室)副主任,朱秉璋主持工作。同年,四川省文化廳核定省文管會(辦公室)編制77人。省文管會(辦公室)下設業務機構:田野考古工作隊, 以配合基本建設進行考古發掘為主,同時每年進行一兩項有計劃的考古發掘;地面文物工作隊,對地面文物(包括革命遺址和遺跡)進行調查、研究、保護和宣傳,推進文物保護單位的“四有”工作;文物保護科學技術工作隊,以石刻和石窟寺為重點,兼顧古建筑的保護維修及出土文物的修復和保養;《四川文物》編輯部,除主辦該刊外,還負責組織力量編輯出版文物考古方面的叢刊和普及讀物。
? 1985年2月,經四川省編制委員會批準,省文管會(辦公室)增掛“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下簡稱“省考古所”)牌子,實行一套機構、兩塊牌子。同年,單位籌建的新辦公大樓竣工并投入使用,辦公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號。
? 1986年3月,趙殿增任省文管會(辦公室)主任、省考古所副所長,郭長榮任省文管會(辦公室)副主任、支部副書記,肖宗弟任省文管會(辦公室)副主任。同年,四川省編制委員會核定省考古所事業編制90人。省考古所下設田野考古工作隊、地面文物工作隊、文物保護技術工作隊、《四川文物》編輯部、秘書科等部門。
? 1987年12月,肖宗弟任省文管會(辦公室)副主任、省考古所副所長并主持工作,趙殿增、胡昌鈺任省文管會(辦公室)副主任、省考古所副所長,黃小平任省文管會(辦公室)、省考古所黨支部副書記。
? 1988年7月,肖宗弟任省文管會(辦公室)主任。
------ 發展【1991 ~ 】 ------
? 1991年1月,胡昌鈺任省文管會(辦公室)主任、省考古所所長。
? 1994年5月,黃小平任省文管會(辦公室)黨支部書記。同年9月,馬家郁任省文管會(辦公室)主任、省考古所所長,丁祖春任省考古所黨支部副書記。
? 1995年3月,郭長榮任省考古所黨支部書記。
? 1996年8月,袁金泉任省考古所副所長。
? 1998年3月,張肖馬任省考古所黨支部副書記,同年8月,李昭和任省考古所副所長。
? 2000年5月,省考古所黨總支成立,省考古所所長馬家郁兼任省考古所黨總支書記,張肖馬任省考古所黨總支副書記。
? 2002年7月,高大倫任省文管會(辦公室)主任、省考古所所長。同年11月,陳顯丹任省文管會(辦公室)副主任、省考古所副所長。
? 2004年10月,經四川省編制委員會批準,“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名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以下簡稱“省考古院”),省考古院下設業務機構:考古研究所、古建石窟設計研究所、文物保護修復中心、《四川文物》編輯部、基建考古勘探辦公室、辦公室、人事科、財務科、保衛科、圖書信息中心等。
? 2004年10月,高大倫任省考古院院長,李昭和、陳顯丹任省考古院副院長,張肖馬任省考古院黨總支副書記。
? 2005年6月,閆西莉任省考古院黨總支書記。
? 2008年1月,周科華、唐飛任省考古院副院長。
? 2013年,省考古院院長高大倫兼任省考古院黨總支書記。
? 2017年4月,姚軍任省考古院副院長。
? 2019年8月,唐飛任省考古院院長。
? 2020年1月,省考古院院長唐飛兼任省考古院黨總支書記。
? 2020年6月,劉祿山任省考古院副院長。
? 2020年12月,陳衛東任省考古院黨總支副書記。
? 2023年7月,謝振斌、劉志巖任省考古院副院長。
2019年、2021年,經中共四川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準,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增掛“三星堆研究院”“四川石窟寺保護研究院”兩塊牌子。2022年7月,經中共四川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批準,核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事業編制185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現為四川省文物局直屬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下設黨群辦公室、行政辦公室、人事科、財務科、項目管理辦公室、科研辦公室、文物信息中心、革命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四川文物》編輯部、國際合作與交流中心、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所、文物保護修復研究中心、舊石器考古研究所、新石器考古研究所、商周考古研究所、歷史時期考古研究所、民族考古研究中心、科技考古中心、四川石窟寺保護研究院(石窟寺保護工程研究所)、四川石窟寺保護研究院(石窟寺考古研究所)等部室及皮洛遺址工作站、城壩遺址工作站、羅家壩遺址工作站、會理考古工作站、廣元考古工作站、江口遺址工作站、三星堆遺址工作站等派出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