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獲獎
1983~2021
【第七屆全國十佳文博技術產品及服務獎】
■ 多功能考古發掘集成平臺
2021年1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持完成的“多功能考古發掘集成平臺”榮獲中國文物報社、文物保護裝備產業化及應用協同平臺、三峽文物科技保護基地頒發的“第七屆全國十佳文博技術產品及服務獎”。
【2021全國十佳文物藏品修復項目】
■ 江口明末戰場遺址部分出水金銀器保護修復
2021年10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持開展的“江口明末戰場遺址部分出水金銀器保護修復”項目被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評為“2021全國十佳文物藏品修復項目”。
【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考古資產保護金尊獎】
■ 江口沉銀遺址出水木鞘現場處置與實驗室保護研究項目
2018年10月,由中國考古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主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承辦的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在成都舉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宋艷同志主持完成的“江口沉銀遺址出水木鞘現場處置與實驗室保護研究項目”榮獲“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考古資產保護金尊獎”。
【2005年度文物保護科學和技術創新獎二等獎】
■ 探索文物修復技術師承制管理新機制
2005年11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實施的“探索文物修復技術師承制管理新機制”榮獲國家文物局“2005年度文物保護科學和技術創新獎二等獎”。
【文物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治理樂山大佛的前期研究
1993年4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參與的“治理樂山大佛的前期研究”項目榮獲國家文物局頒發的“文物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本課題由7家單位23位科研、工程技術人員共同完成,是集體的勞動成果與智慧結晶。研究起止時間:1989年4月至1991年7月。研究內容包括大佛現狀的調查、大佛原狀的探測、大佛水文及工程地質調查、修補大佛的傳統材料與替代材料的試驗研究、大佛建造史與修繕史的調查等。總報告由馬家郁同志執筆,各完成單位及參與人員均在所附各子課題分報告中署名。2002年,《治理樂山大佛的前期研究》以科研報告形式正式出版。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潮濕環境下石窟圍巖裂隙灌漿補強材料研究
1987年7月,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文物保護技術室開展的“潮濕環境下石窟圍巖裂隙灌漿補強材料研究”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1985—1986年科技成果三等獎】
■ MSG-8風化巖石雕刻品封護加固材料的研究
1987年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中懋同志主持的“MSG-8風化巖石雕刻品封護加固材料的研究”項目,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1985-1986年科技成果三等獎。
【1985—1986年科技成果二等獎】
■ 劍閣覺苑寺壁畫揭取復原
1987年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馬家郁、黃維賢、韋荃同志主持的“劍閣覺苑寺壁畫揭取復原”項目,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1985-1986年科技成果二等獎。
【1983—1984年科技成果二等獎】
■ 潮濕環境下石窟圍巖裂隙灌漿補強材料的研究
1985年4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馬家郁、黃維賢、夏虹同志主持的“潮濕環境下石窟圍巖裂隙灌漿補強材料的研究”項目,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1983-1984年科技成果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