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
-
三星堆遺址保護展示和環境整治工程設計方案(城墻本體保護專項)
2021年11月,經公開招標,我院和四川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組成聯合體承擔了《三星堆遺址保護展示和環境整治工程設計方案》編制工作,我院負責城墻本體保護專項,專項工作內容包括城墻本體勘察、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等。
前期通過開展城墻數字化測繪、建筑形制工藝調查、賦存環境調查、土的性質分析、病害現狀調查、保護思路確定、工程措施制定等系列工作,編制完成《三星堆遺址城墻保護工程設計方案(方案設計階段)》。后期聯合敦煌研究院,在詳細勘察基礎上編制完成《三星堆遺址東城墻保護工程設計方案(施工圖設計階段)》。該項目旨在圍繞三星堆遺址城墻保護及展示需求,以最小干預為前提,以真實、完整地保護城墻本體為目標,通過試驗研究確定具體工程措施,并在此基礎上開展工程實踐,以期能夠在南方地區潮濕環境大型露天土遺址保護及展示方面起到示范作用。(趙凡)
- 2018
-
甲扎爾甲山洞窟壁畫遷移異地保護方案
甲扎爾甲山洞窟壁畫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市白灣鄉大石凼村甲扎爾甲山南側中上部。洞口底部平臺高程為2471.92米。該洞窟原為山體斷層破碎帶巖石差異風化形成的天然巖洞,巖洞兩壁和地面經人工后期簡單修整。在洞窟內隔墻、佛塔、崖壁上保存有47幅壁畫,是四川阿壩地區較為重要的藏傳佛教遺存窟,2013年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渡河雙江口水電站壩址與甲扎爾甲山洞窟壁畫直線距離約2.88千米,水電站擬定正常蓄水高程為2500米。電站蓄水后,洞窟壁畫的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將被整體淹沒在水位線以下。根據該壁畫影響評估報告,遷移異地保護是最好的選擇。該方案的目標是制定出安全、科學、可行的遷移異地保護方案,保護好文物核心價值,同時確保大渡河雙江口水電站建設工作順利推進。甲扎爾甲山洞窟洞口位于半山腰處,距離山腳相對高差約190米,僅有一條小路上山,工作人員前往洞窟需要從山腳開始徒步上山。由于山勢陡峻,道路崎嶇、荊棘密布,一路上只能手腳并用,借助繩索、木梯向上攀爬,同時還要時刻面臨落石的風險,每次上山都是嚴峻考驗。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工作人員往返上數十次,完成了洞窟壁畫現狀及病害勘查、地勘、壁畫賦存巖體的地質缺陷探測、環境監測、三維數字化測繪、新址選址、壁畫清洗實驗、壁畫加固實驗、壁畫起甲回帖實驗、壁畫裂隙灌漿實驗、壁畫切割實驗、佛塔整體搬遷實驗、壁畫揭取和復原實驗。最終完成了《馬爾康甲扎爾甲山洞窟壁畫遷移異地保護方案》編制,并獲國務院批復同意。(王沖)
- 2016
-
廣漢龍居寺中殿壁畫保護修繕工程設計方案
2016年8月,經公開招標,我院承擔了《廣漢龍居寺中殿壁畫保護修繕工程設計方案》編制工作。項目內容包括三維掃描、環境監測、方案編制三部分。
本在壁畫數字化測繪和保存環境監測基礎上,通過開展壁畫保護修復歷史調研、制作材料和工藝分析、本體病害現狀調查、白蟻蠹蟲危害調查、載體結構安全評估、保護修復前期試驗等系列工作,編制完成該方案。在方案編制過程中深入踐行“研究貫穿文物保護工程勘察設計全過程”理念,以龍居寺中殿壁畫為例,對四川明代竹編夾泥墻結構壁畫的墻體結構、材質工藝、保存環境、載體安全、蟻蟲危害等共性問題進行了較為系統研究,依托項目成果發表論文6篇,其中核心期刊收錄5篇、SCI收錄1篇,在四川地區同類建筑壁畫保護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示范性。(趙凡)
- 2015
-
滎經茶馬古道—西旅底平石刻遷移異地保護工程設計方案
2015年4月,受新廟水電站建設單位委托,我院承擔了《滎經茶馬古道—西旅底平石刻遷移異地保護工程設計方案》編制工作。
通過開展石刻現狀調查、工程地質勘察、影響評估分析、切割方法優化、遷移新址比選、展示方式論證等系列工作,編制完成該設計方案。方案編制工作秉承“真實、完整地保存文物原狀和價值信息”原則,對本體切割方法和遷移至新址后展示利用方式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為不可移動石質文物遷移異地保護工程提供了參考案例。(趙凡)
西充縣張瀾故居月臺石刻保護修復工程
2015年11月,我院承擔了西充縣張瀾故居月臺石刻保護修復項目,項目內容包括石刻本體保護修復和環境防滲排水兩部分。2016年5月,該項目通過甲方組織驗收。
針對石刻本體表層剝落、空鼓、裂隙、局部缺失、植物破壞、水泥修補等主要病害和賦存環境面流沖蝕、滲水及毛細水侵蝕等水害問題,在搶救性與預防性并重思想指導下,一方面對于本體病害,在前期試驗基礎上采用預加固、水泥剔除、表面清洗、表層脫鹽、裂隙注漿、局部修補、表層加固、微生物防治等方法對其進行保護修復,另一方面對于環境水害,采用后部防滲阻水、頂面及地表截排水等措施進行治理。項目竣工后持續開展了兩年的效果監測評估,較好地達到了預期效果,為四川露天砂巖石質文物本體保護修復積累了一定經驗。(趙凡)
- 2013
-
寶光寺念佛堂壁畫保護修復工程
寶光寺位于成都市新都區,是四川著名禪寺。1915年,在重建的念佛堂的后墻上繪制了一幅“釋迦涅槃圖”。1997年由于念佛堂屋頂漏水,壁畫后墻支撐體坍塌,我院文保人員對其進行了揭取、復位上墻等保護措施。但在經歷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蘆山地震后,壁畫受劇烈振動,表面出現大面積的空鼓、開裂,面臨坍塌的危險。2013年5月,我院對該壁畫進行了的病害勘查,并完成《新都寶光寺念佛堂壁畫搶救性保護方案》編制。根據壁畫現存病害及其成因,實施表面除塵、局部加固、整體貼裱、整體揭取、空鼓面整平及斷裂口修復、原有支撐體及泥層去除、制作新的過渡層、制作新的支撐體、壁畫整體復位上墻、去掉畫面保護層及加固畫面等措施。方案實施后該壁畫得到較好保護。(王沖)
樂清市柳市鎮石刻照屏保護修復工程
柳市鎮石刻照屏位于浙江省樂清市柳市鎮黃華社區殿后村南宅院旁,與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故居僅數十米之遙。照屏通體石結構,高2.7米,寬2.47米。2000年,當地居民在照屏上部安裝不銹鋼框架給予固定,并用石材樹脂膠對表面裂隙進行了填充、粘接,導致照屏表面大量粘接痕跡殘留。由于自然原因和人為破壞,照屏出現斷裂及人為不當修復等多處病害。受樂清市博物館委托,我院于2013年1月和7月兩次對照屏實施了病害勘查及取樣分析,編制完成了《樂清柳市鎮石刻照屏保護修復方案》。2013年12月,我院承擔了該照屏的保護修復任務,于次年1月竣工并通過驗收。(王沖)
巴中沙溪石窟遷移異地保護工程
巴中沙溪石窟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開鑿于唐高宗時期,石窟造像布列于長24.53米、寬3.99米、距地面0.39米的整塊崖壁上。巴中沙溪石窟遷移異地保護工程共遷移石窟16龕,總重量達148噸,總體積約60立方米。2012年9月,我院對巴中沙溪石窟進行了勘察測繪并編制了遷移異地保護方案。石窟遷移異地保護工程在全國是少有的,在四川境內也是第一次。2013年7月組織實施該項目,12月完成項目資料整理與竣工報告編寫工作。
實施內容包括:切割前石窟造像臨時加固保護、石窟造像切割、包裝轉運、切割體安裝復位、石窟造像本體保護及局部環境整治等五項主要工作。石窟遷移異地保護中最重要的一環是石窟切割,該項目采用技術成熟的金剛石繩鋸切割法對石窟進行分塊切割搬遷。該技術具有操作簡單,無振動,不會對開裂、風化的切割體造成破壞和損傷、切割表面平整等特點。(郭建波)
- 2012
-
屏山萬壽寺觀音殿壁畫、彩塑遷移異地保護工程
2012年9月,為配合向家壩水電站建設工程的順利開展,我院承擔了宜賓市屏山縣萬壽寺觀音殿壁畫、彩塑現狀勘測、揭取、遷移異地保護任務。觀音殿現存壁畫為明代遺存,面積約15.5平方米,因自然、人為因素的破壞,壁畫存在起甲、粉化、脫落、空鼓、煙熏等病害,針對上述病害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清除表面積塵、煙熏等病害;減緩彩繪顏料層和金箔的起甲脫落;增強壁畫、泥塑整體強度及穩定性;替換壁畫、泥塑支撐體,滿足展示和保存需求。(郭建波)
- 2011
-
2010-2011年,成都武侯祠四通清代石碑加固保護工程
2010年8月,受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的委托,我院承擔了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館藏四通露天清代石碑的加固保護項目。在對四碑進行病害、保存環境等現狀評估的基礎上,按照國家文物局發布的《石質文物保護修復方案編寫規范》開展材料篩選和現場試驗等相關研究,經多次論證修改,完成《成都武侯祠四通清代石碑的加固保護方案》編制,并通過成都市文化局組織的專家評審。經過近兩個月的緊張施工,于2011年5月上旬,全面完成保護工作。通過清洗、脫鹽、加固、修復和表面防水等措施,四通清碑的病害得到了控制,物理性能明顯提高,表面字跡附著力增強,達到了延長文物壽命的目的和理想的保護效果。(宋艷)
三臺《趙府墓碑、顏氏干祿字書碑》維修加固保護工程
- 2010
-
南部禹跡大佛本體維修保護項目
- 2008
-
南部回龍山石刻和吳道子觀音碑加固保護
- 2007
-
劍南春“天益老號”遺址保護前期回填保護工程
樂山凌云寺四通碑搬遷及加固保護
- 2003
-
隆昌石牌坊封護加固保護
- 2001
-
渠縣文廟欞星門搶險加固保護
- 1998
-
1998—2000年,彭山江口崖墓951墓群第1-4號防滲、加固工程
- 1985
-
1985—1992年,樂山大佛第1-4期危巖搶險加固、環境整治工程
大足石刻寶頂山摩崖造像危巖治理工程
- 1981
-
1981—1983年,大足北山136窟灌漿加固保護工程